帝国风云(闪烁):没有弹窗广告,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下载!手机版:m.69kshu.cc

帝国风云第二百三十六章 扛鼎之作(2/2)

文/闪烁
帝国风云 | 本章字数:1357 帝国风云txt下载 | 帝国风云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万事如易、疯狂的厨师、武装生存之崛起、悍戚、明之崛起、锦绣江山:美人谋、战明末、武唐第一佞臣、刺杀全世界、回到清朝的军校生、掠天鼠王、无双三国之征服天下、
的“双三”性能。

显然,这样的发展方式,注定要以失败告终。

有趣的是,德军在新式轰炸机项目上的投入,最终催生了冷战时期飞得最快与最高的战斗机的诞生,即bf-1000式大型截击机。这种在一九七二年首飞的战斗机,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三点二马赫、最大飞行高度达到了三万一千米,而且拥有三千公里以上的航程,为冷战期间飞得最快与最高的战斗机,其很多性能与中国空军的zz-17战略侦察机相当,而且是典型的截击机。

可惜的是,被德军给予厚望的新式轰炸机却遇到了大麻烦。

这就是,在战斗机上使用的技术,未必能够用到轰炸机上。

事实上,德军在研制bf-1000战斗机的时候,使用了很多野蛮的手段来克服技术上的难题。比如,bf-1000上用得最多的材料不是钛合金,而是不锈钢!也就是说,德军为了解决热障与降低成本,用不锈钢替代了铝合金。显然,这直接导致bf-1000成为了一种极为笨重的战斗机,基本上不具备格斗能力,成为了典型的截击机。此外,bf-1000使用的电子设备也极为落后,根本无法跟同时代的中国战斗机相提并论,因此其作战效率并没有德军吹嘘的那么高。

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航空工程师走了差不多十年。

直到一九七四年,帝国工程师才猛然认识到,以现的技术,根本制造不出具备“双三”性能的轰炸机。

问题是,德军并不知道中国空军已经调整了h-82的性能指标。

结果就是,即便帝国的航空工程师认为技术还不够先进,德军也没有放弃已经制订好的轰炸机性能指标。

受此影响,德军的新式轰炸机项目又被耽搁了好几年。

直到一九八零年,在中国空军即将完成h-82样机的制造工作的时候,德军情报部门才确认,中国空军的新式轰炸机不再以高空突防为主要作战手段,而是重点强调了超低空高速突防能力。

也就是说,直到这个时候,德军的轰炸机研制工作才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

显然,这等于是从头开始。

如果不发生意外的话,德军至少需要十多年才能研制出新式轰炸机。受经济与政治等因素影响,德军的新式轰炸机项目就很有可能难产,而且肯定会在冷战结束之前,随着帝国大幅度削减军费而下马。

只是,发生在一九八四年的一次情报泄密事件帮了德军的大忙。

这就是,一名被德意志第二帝国策反的中国航空工程师在叛逃的时候,把h-82的大部分设计图纸带到了德意志第二帝国。

在拿到h-82的设计图纸之后,帝国的航空工程师惊讶的发现,中国正在设计的轰炸机与其原先设计的轰炸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比如都采用了可变后掠翼与升力体气动布局,而且都以吊挂的方式安放发动机。

受此启发,德军的新式轰炸机设计工作开始加速。

一九八八年,在中国国民议会批准了h-82订单的这一年,ju-610式轰炸机也正式完成了定型工作。

两年之后,ju-610的原形机上天。

一九九二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正式批准了订购ju-610的量产合同,计划分阶段为德军订购二百四十架。

合同得到落实的话,ju-610将全面取代he-400。

可惜的是,冷战结束,宣告了德军众多军备项目的末日降临,而在冷战前开始量产的轰炸机也没能幸免。

ju-610的最终产量只有二十二架,不但比h-82少得多,甚至不如h-1a。([m.92kshu.com 就爱看书网]。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状态提示: 第二百三十六章 扛鼎之作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三十六章 扛鼎之作(2/2) 返回《帝国风云》目录下一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独树一帜(快捷键→)

推荐阅读诸界末日在线不让江山天唐锦绣昭周茅草垛里的风筝嫡女萌妻御夫有道唐朝好太子开局和郑耀先结拜唐朝小白领三国之蜀汉中兴夜寒深深醉思量网游之神级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