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阁臣(猪大员外):没有弹窗广告,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下载!手机版:m.69kshu.cc

大明阁臣第五十三章 萌芽 下(2/2)

文/猪大员外
大明阁臣 | 本章字数:1169 大明阁臣txt下载 | 大明阁臣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至强兵皇、三国之武林群侠传、唐朝好岳父、林氏水浒、代嫁弃妃、梦穿康熙换乾坤、混世刁民内、劲旅、总统少爷跪地唱征服、女神试用期、国士、我的老婆是皇上、
小户们误以为这又是官府的策略,他们以为这点粮食肯定还是不够市场吃的,所以粮食的价格仍旧没有回暖,一日、两日、三日过去了,官府的粮食仍就在放,这下富商们急了,粮食开始降价,直到降的和官府一样低,可是仍就没人去买。

眼看着存粮囤积越来越多,雪灾一过,这些粮食就没有一点点价值了,于是他们开始降价,降的比官府还要低,杭州府的粮食本是五百文一石,现在已经降到了四百文。

看着市场逐渐恢复了平衡,王大人犹如那二月的桃花,脸上笑做一团,几日后,赈灾的粮食和户部的银子终于到了,杭州府这次的危机,到此全部结束。

王大人立刻写封奏章,以雪灾为由,祈求致士,弘治皇帝批复:雪灾是天意,朕不当,尔处置甚好,不允。

别以为王大人真的要致士,他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呢,比如答应陈瑀的收编流民。

致士这是一个形式,这个形式需要重视,从大到三阁老、六尚书,小到都御史、监察御史、县令,几十年为官下来,没有五六次的致士奏章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混过朝廷。

什么雪灾致士、饥荒致士、案子不破致士等等,反正只要国家出事了,他们都要致士,来表明自己没有做好工作(高手)。

依照弘治十七年的朝廷法令,“抚按官严督所属、清查地方流民”,王大人开始整治流民,将其收编之后,统统的塞给了陈瑀。

这些日子陈瑀也没有闲着,他着手在县城东北之隅建造的作坊已经初备规模。

纺织分棉纺织和丝纺织,至明初棉花已经种遍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到这个时候,棉花的脱籽、弹松、纺纱、印染、妆花已经具备十分完美的工序和技术。

提起棉纺织,不得不说黄道婆,由于她的出现,让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迅展,至今已是“线绫、三梭布、漆纱,天下第一”。

在蚕桑饲养方面,更是现了家蚕的杂交育种的优势,缫丝业中更是出现“一人执爨(煮茧),二人专打丝头,二人主缫”的五人共作大缫车。

丝织机器上更有素机、提花机等机器,作坊建造完成之后,陈瑀便在市场上购置了这些机器,等王大人那边流民聚集齐之后,作坊便正式开工。

陈瑀这边的作坊如火如荼的正在有条不紊的进展着,可钱塘县这边又掀起了一阵风波,风波的起源和雪灾密不可分。

镇守浙江太监麦秀上奏朝廷,赈灾期间有查,钱塘县县令黄城办事不利,克扣粮食,怠慢工事等等为由,要求朝廷严办。

有关于雪灾,朝廷极其重视,立刻撤职黄城,让都御史王璟着手调查,王璟经过一番调查之后,现这黄大人其实也没有麦秀说的那般严重,克扣粮食等事那都是雪灾之后,留下点粮食本也无可厚非,至于怠慢工事更是无据可究。

调查之后,黄大人被复职,可是不久后,麦秀上奏朝廷一份黄城所有的贪污账本及兼并土地、私吞军田、贿赂上官等所有的行径。

贪污的响额足有十万两之多,这下弘治皇帝震怒了,他没有在调都御史,而是让锦衣卫介入此事。

那黄城听了之后,立刻携家带口,从海上逃亡。

刚抵达福建海口码头的时候,被一群不明的流贼乱刀砍死,全家灭门,死相十分的残忍!


状态提示: 第五十三章 萌芽 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五十三章 萌芽 下(2/2) 返回《大明阁臣》目录下一章:第五十四章 试探 上(快捷键→)

推荐阅读诸界末日在线不让江山天唐锦绣昭周茅草垛里的风筝嫡女萌妻御夫有道唐朝好太子开局和郑耀先结拜唐朝小白领三国之蜀汉中兴夜寒深深醉思量网游之神级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