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路救赎(样样稀松):没有弹窗广告,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下载!手机版:m.69kshu.cc

血路救赎第二百四十三章 革命根基稳固(2/3)

文/样样稀松
血路救赎 | 本章字数:1900 血路救赎txt下载 | 血路救赎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万事如易、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覆汉、元芳,你怎么看、贞观贤王、混世刁民内、五千年来谁著史、秦吏、穿成大佬姨娘怎么破、我玩游戏就能无限变强、护花状元都市游、砂隐之最强技师、
是我不怀好意,要把二位放在火上烤一样。”宋复华笑得畅快,说道:“那咱们就好好商议一番,把这监察机构和章程都确定下来。”

革命联合阵线虽然把革命力量团结了起来,但却没有彻底结束各行其是的弊端。分布于各地的革命团体成员还是向着各自的首领进行汇报。听取着各自首领的指示和命令。

委派黄x和陶成章担任监察官员,还要赋予特别的权力,这一方面表示了复兴会的大公无私,另一方面也是把他们所属团体的成员的指挥大权集中起来,以便统一指挥。

黄x和陶成章未必便不明白复兴会的用意,但这事情即使摆在明面上。也是说得过去的理由。而宋复华以委婉的方式加以解决,倒也无可厚非。

…………

随着根据地的初具规模和相对稳定,钱粮便使军队的扩充计划可以落到了实处。相对而言,革命军的招募比之清军,则更具有吸引力。

金龙镇十字路口的墙壁上,贴上了一张醒目的布告:“……各民族百姓,皆为中华子民,革命军政fu皆以善政待之,皆使之不受欺辱贫苦……今革命军欲解万民于满清暴政。东征西讨,所向势如破竹。且纪律十分严明,不动百姓一丝一粟;公平买卖,价钱交付十足。凡良善百姓,切莫怀疑畏缩,踊跃参军入伍,推翻满清,驱除暴政。以共享安乐生活。希望努力宣传,将此广播流传。西南革命军政fu滇省军区宣!”

几个不同民族的革命军士兵站在布告下。轮流用不同的语言大声宣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百姓。

布告是军政fu所定的统一模式,比较通俗,没有了那些之乎者也。本来就是给老百姓听的,弄得文绉绉的,读起来费劲。听起来不懂,跟没有差不多。

人群中有汉人、苗人等民族,还有赤着双脚,披着羊毛织成的斗篷的彝人。

“驱除暴政,革命万岁。”几个士兵终于念完了布告。振臂高呼,但下面的听众却没有应和,眼光里充满了惶惑和好奇。

“只要会喊这两句,便有一两盐巴可拿。有参军入伍的,每家发盐巴五斤,分田十亩。”革命军士兵不以为意,这种情形已经遇到了多次,到最后还不是多有改变。

听到盐巴两字,人群中起了阵骚动,虽然不多,可关键是白拿啊!就如同卖东西搞赠送一样,不管是什么,不拿白不拿。当兵入伍,更是有五斤盐巴,十亩田地呢!

“驱除暴政,推翻满清,革命万岁,革命军万岁。”几个士兵再次高呼,然后再次鼓动,指点着,不远处早已经支起了竹棚,一车车的盐巴堆积,一排士兵已经做好了发放的准备。

人群中飞快跑出两个衣衫破烂的年轻人,来到棚下,装模作样地询问一番,高喊了口号,然后各自捧着一小包盐巴,喜滋滋地嘀咕片刻,又跑向招兵处。

这么简单哪,在榜样的力量下,还在犹豫的人们纷纷奔了过去,立时便响起了南腔北调的喊叫声,“驱除暴政,推翻满清,革命万岁,革命军万岁”。

五斤盐、十亩地,充抵军饷,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条件,对于贫困的百姓来说,那便是一人当兵,全家不饿。滇、桂、黔交界的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亦是贫困地区,到了近代犹未改变。

当然,想得到这些好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当了兵,便要奋勇作战,若是畏怯逃跑,则家属也要受到处罚。革命军政fu的意图也很明确,给你土地好好生活,同时也将你的利益绑到了土地上,将你的家眷亲人与你在军中的表现联系起来。

先分满清官员家田,再分官田,不够再用其他方式补偿。

再加上已经施行的《革命军兵役法》、《革命军伤残抚恤法》、《革命军家属优待法》等,基本上解除了士兵的后顾之忧。

“俄耶要当宾。”一个彝人挤上来,怪腔怪调地说道。

这个彝人身材又高又大,头上黑布缠头,打着赤膊,光着双足,只围着一块麻布,肤色黝黑,站在那里,就象半截铁塔似的,样子十分慓悍威武。

一个彝族士兵立刻走上来,充当翻译,一问一答,然后再转述给旁边的书记官。

依布,男,二十二岁,彝族,身高六尺一,家有一妻二子一女……书记官刷刷记录着,却被一阵喧哗声打断。

招兵点旁边放着几根五十余斤的大铁棍,算是体检的器具,只要能举起来三次,便算是合格,简单而快速。一个壮汉不仅举了起来,而且还能挥舞自如,引起了旁观者的欢呼。

依布见书记官移目观看,不由得眉头一皱,不满地哼了一声,大步而去,抓起一根铁棍,也舞动起来,比那个壮汉更加自如。舞了一阵,方才扶棍立定,脸不红、气不喘,立时引起了更大的叫好。

“身体健壮,力大无比……”书记官呵呵一笑,提笔写完,拿起块号牌向依布招了招。

依布将铁棍一扔,快步过来,接过号牌,连比划带说,“田呢,十亩,害有,盐巴,吴紧。”

书记官被这怪腔调逗乐了,叫过彝族士兵给这个莽汉解释清楚,又招手叫过下一个。

另一边,以盐换粮的棚子前也人头攒动,甚至还有头上蒙着侗锦挑着担儿的侗族妇女,挑起担儿颤悠悠地走得象流水一般。

尽管家里穷,但吃糠咽菜也能对付过去,可这以盐换粮的好事却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赶上的。所以,很多百姓都打着这样的主意,把家里的

状态提示: 第二百四十三章 革命根基稳固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四十三章 革命根基稳固(2/3) 返回《血路救赎》目录下一页:第二百四十三章 革命根基稳固(2/3)(快捷键→)

推荐阅读诸界末日在线不让江山天唐锦绣昭周茅草垛里的风筝嫡女萌妻御夫有道唐朝好太子开局和郑耀先结拜唐朝小白领三国之蜀汉中兴夜寒深深醉思量网游之神级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