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上疆村民,王蔚):没有弹窗广告,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下载!手机版:m.69kshu.cc

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第66章 陈与义(二首)(1/1)

文/上疆村民,王蔚
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 本章字数:1405 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txt下载 | 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盖世双谐、轮回剑典、美女总裁贴身高手、天下第九、仙道天国、大道至繁、极道天魔、大小姐的神级护卫、符缘仙帝、武圣世家、武神至尊、请叫我宗主大人、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本蜀人,后徙居河南叶县。是南宋有名的受江西诗派影响的诗人。官至参知政事。有《无住词》。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1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2。长沟流月去无声3。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4。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5。

【注释】

1午桥:在洛阳之南。《唐书?裴度传》说,裴度“治第东都集贤里……午桥作别墅,具燠馆凉台,号绿野堂,激波其下。”

2豪英:有气魄、有才干的人物。

3长沟:指大江大河。全句是指夜深水流,投在水中的月影也仿佛随着静静流去。梁何逊《胡兴安夜别》诗有“月映清淮流”之句,与本句意思相近。

4新晴:是久雨之后,夜月晶明。

5这两句是说古往今来多少兴亡之事,都不过作为三更时分的渔唱樵歌的材料罢了。

【简说】

本词用今昔对比之法,上片回忆二十四岁以前在洛阳欢聚的日子,下片感慨战乱以后自己转辗南方各地,艰辛备尝。《词源》说:“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至若陈简斋‘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之句,真是自然而然。”亦即认为这两句词韵味深长而又无雕琢之痕。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1

忆昔午桥桥上饮2,座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3,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4,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释】

1小阁:绍兴八年(1138)五月,词人以病辞职,寓居湖州青墩镇僧舍。小阁即僧舍中的建筑物。

2午桥:宋时洛阳城南著名桥梁。该地以盛产牡丹闻名。唐代名相裴度的绿野草堂就建于此。筑山穿池,向有风亭、水榭、燠阁、凉台之胜。加之清流激湍,风景幽美,为唐宋以来文人名士咏唱流连之处。

3长沟:午桥下的河。

4二十余年如一梦:陈与义从徽宗政和三年(1113)走上宦途,屡遭贬谪,靖康之变,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活。绍兴八年(1138),以病辞职寓居湖州。二十多年道路坎坷。

【简说】

从词前小序可以看出,这是词人经历靖康之变后,闲居僧舍养病时的作品。

在夜阑人静的时分,晚雨停歇,月明如水,孤独寂寞令他不能入寐,词人于是登上小阁散散心中的愁闷。登阁远望,虽是朦胧一片,却似乎看到了故乡洛阳。二十余年前的快活生活如在眼前。词的上片,全是作者对洛阳悠闲生活的描写。那一段生活的确值得怀念。聚饮的地方是风景优美、花香醉人的午桥;聚饮者又多是意气风发的英雄豪杰,这如何不使人流连忘返呢?

月亮悄悄升起来了。月色皎洁。河水在桥下静悄悄地流淌,仿佛把映在水中的明月也流走了。这样描写,显出一种动态美。月光与流水交融,浑然一体,更显出环境的清幽,明净,雅致。前人认为此句可与杜甫的名句“月涌大江流”媲美。“杏花”两句也是千古名句。我们仿佛看到,月光透过稀疏的杏花,光影交织,洒在倚树吹笛人的身上,使人仿佛听到花影下飞出了悠扬的笛声,朦朦胧胧,若隐若现,若断若续。恬静悠闲,真是一幅绝美的月夜吹笛图。古人也很赞赏这两句说是“爽语”(王世贞)或“自然而然”(张炎)。

词的下片,全是个人感情的抒怀,风格沉郁。经历了大战乱和个人仕途蹭蹬的作者今昔一比,不由不发出人生如梦,“此身虽在堪惊”的慨叹。这和李清照南渡后写的“人在何处”有异曲同工之妙。“闲登”句,点明题意,归到正题。一个“闲”字,含蕴深厚,透出了词人无限沧桑之感。以淡语写哀,与上片以浓语写欢乐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两句,则是深沉的感叹,夜深人静,渔人凄凉的歌唱令人无限感伤。


状态提示: 第66章 陈与义(二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章:第65章 李重元(一首) 返回《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目录下一章:第67章 张元干(八首)(快捷键→)

推荐阅读乾龙战天茅屋之中有洞天白云生处有仙楼重生之万界天尊我在木叶偷发育道长去哪了我真不是仙二代大魔王她身娇体软我家妹妹绝对不是普通人盖世双谐武神纪元丹宫之主